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观点|童庆禧院士:中国遥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2016-06-23 GeoTalks 慧天地

童庆禧,著名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我国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

从1970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开始,中国已经陆续发射了一百多颗卫星。近年来,中国每年都要发射十几颗卫星,其中约一半是遥感卫星,这些卫星为我国的测绘及地理国情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测绘卫星广泛应用之前,我国测绘主要依靠航空摄影,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才逐渐过渡到卫星测绘。在大比例尺制图方面,目前我国仍是以航空摄影为主。但近两年大量无人机遥感企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涌现,成为遥感测绘领域新生力量,这也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相结合的重要趋势。

一直以来,国家对遥感卫星发展十分重视,以前卫星都是国家单位进行研发、设计并发射。现在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国家提倡多渠道投资,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第一家自行研制卫星的商业遥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具备了年产15颗卫星的能力。

同时,我国卫星遥感分辨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突破米级分辨率。例如“吉林一号”,地面分辨率达到0.72米。“吉林一号”的发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最主要的是立足于国产技术自行研制和发射卫星并以民营企业的方式进入卫星发展行列。 

北京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种类型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己提出了“北京一号”和“北京二号”卫星的设计指标,通过与英国合作开发完成了商业遥感卫星的研制、发射、测控、接收以及遥感数据和信息的服务,形成了完整的遥感卫星应用技术和服务的产业链。开创了企业拥有卫星、运营卫星并基于卫星开展信息服务的先河。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地区均尚无先例。通过两家卫星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推断,商业卫星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待卫星技术的日臻完善,商业运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国家政策支持。

虽然我国卫星产业与国际发展基本保持同步态势,但是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像美国在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仍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是一家私营企业,由PayPal早期投资人埃隆·马斯克2002年6月建立)不仅实现了卫星运载火箭的商业化,大大降低了卫星,特别是微小卫星的发射成本。当前他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一级火箭的海上回收试验,如果一级火箭,甚至将来二级火箭的回收达到常态化和业务化,卫星的发射成本将成数量级的下降。

图1:2010年12月8日,一艘 搭载”天龙号“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次发射使SpaceX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能够让宇宙飞船往返太空的私营企业(图/Chris Thompson)

图2:猎鹰9号火箭在机库中。猎鹰9号火箭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图/SpaceX)

我相信凭借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我国的卫星技术不会亚于国外,尤其是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我国还是一直走在前列。 

作为一个从事遥感专业的科学工作者,我由衷地为我国遥感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感到欣慰,相信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慧天地】


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平台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编辑:韩   鹏  

审核:曹真毓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可直接阅读

国家版图|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四至

精品课程|宁津生院士: 走近测绘殿堂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学我们学习什么?

精品课程|汤国安教授: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地理信息之睿智学习

高端论坛|李德仁院士:智慧城市大数据

高端论坛|郭仁忠院士:地理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

高端论坛|李建成院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测绘

高校巡礼|同济大学测绘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会议通知|垂直基准及海岸带测绘技术研讨会

用地图讲故事|穿过时间年轮,品味东方千年历史

大家观点|刘经南院士:北斗系统有望明年进入大众手机!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